财经

智能早报丨“大空头”做空英伟达与Palantir;苹果中国严控线下经销商线上销

阅读时长 26 min
作者:技术特派员

【观网财经丨智能早报11月5日】

“大空头”伯里巨资做空英伟达与Palantir

11月4日,电影《大空头》原型人物、知名投资者迈克尔・伯里(Michael Burry)旗下Scion资产管理公司,提前两周披露三季度13F持仓报告,以实际行动兑现其此前的AI泡沫警告——大举做空英伟达(NVIDIA)与人工智能软件公司Palantir两大AI龙头,相关空头头寸占其投资组合权重的80%。


消息一出,Palantir首席执行官Alex Karp立刻公开怒斥:“他(伯里)认为芯片和本体论(AI技术体系中关键的支撑性技术)公司值得做空,这种想法简直疯了。而他选中的目标就是我们和英伟达,这两家公司恰恰盈利能力极强,这非常奇怪。”

报告显示,Scion对Palantir的看跌期权名义价值达9.12亿美元(对应500万股),对英伟达的看跌期权名义价值为1.86亿美元(对应100万股)。不过,文件未披露这两笔期权的实际支付权利金、行权价及到期日等关键细节,这些信息将直接影响交易最终盈亏。


此前一周,沉寂两年的伯里已通过社交媒体X释放信号。他分享《大空头》剧照并配文“有时能看到泡沫,有时能有所作为”,后又发布图表对比Alphabet、亚马逊、微软云业务增长差异,暗示当前AI热潮回报率低迷,类比1999-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期的过度投资,警示AI龙头或面临崩塌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若伯里尚未平仓,其空头头寸已面临浮亏。截至11月3日,英伟达、Palantir股价自9月30日(13F报告基准日)以来分别累计上涨6.5%、4.6%,均创历史新高。

回顾历史,伯里曾因2008年次贷危机前提前两年做空房地产成名,但当时高昂的持仓成本一度令其濒临绝境;2023年1月他曾发文“Sell”警示美股风险,却因时机错判遭遇市场反弹。此次押注AI泡沫能否复制昔日成功,仍待市场检验。

卫健委发文支持AI+医疗,智能理疗产品或加速进入临床

11月4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并指出,到2027年,建立一批卫生健康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和可信数据空间,形成一批临床专病专科垂直大模型和智能体应用,基层诊疗智能辅助、临床专科专病诊疗智能辅助决策和患者就诊智能服务在医疗卫生机构广泛应用。

具体到应用层面,意见列举了“基层应用、临床诊疗、患者服务、中医药、公共卫生、科研教学、行业治理、健康产业”等八个人工智能赋能方向。

在各个方向中,“人工智能+基层应用”被率先提及。意见强调,注重以基层为重点,强化医学影像诊断、心电诊断、医学检验、病理诊断、消毒供应等资源共享中心作用,针对基层常见病、多发病,建立基层智能辅助诊疗应用,向基层医生提供辅助诊疗、处方审核、随访管理、中医诊疗等智能应用。

在临床诊疗方向上,意见指出,鼓励二级及以上医院医学影像智能辅助诊断从单病种向单个器官多病种发展,提高影像诊断效率和报告质量。选择高水平医院开展高质量医学影像数据汇聚和开发应用研究,支持人工智能大模型研发和迭代升级。

就产业角度而言,意见提出加快智能理疗技术推广应用,支持符合条件的人工智能产品进入临床试验。此外,支持国产智能医疗装备在医疗机构的首台(套)应用,针对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水平处于全国前列的智能医疗装备开展推广应用。

苹果中国严控线下经销商线上销售,剑指价格体系乱象

11月4日,多家媒体援引苹果线下经销商消息证实,苹果中国区近日再次向授权经销商发布通知,全面禁止线下授权经销商与电商平台合作,严禁其在电商、社交、直播等线上渠道开展产品展示、推广及销售活动,“一件达”“小时达”等即时零售服务也被纳入管控范畴。

有苹果经销商向媒体透露,类似规定此前已存在,此次属强化执行,核心目的是遏制跨区域窜货引发的价格混乱。苹果下发的合规承诺函显示,线上销售、跨区域窜货等行为均属严重违约,违规者将被直接取消授权,且需自行承担库存封存、销毁等费用。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管控并非“一刀切”。截至目前,苹果官方授权专营店接入电商平台的即时零售业务未受影响,今年9月iPhone 17首发时,淘宝闪购、美团闪购等平台已有4000余家授权专营店提供现货配送服务。

业内分析指出,此举正值“双十一”大促,与部分电商平台低价补贴引发的价格乱象直接相关。以iPhone 17 Pro为例,拼多多等电商平台补贴后价格较线下合规门店差价可达千元,窜货行为严重挤压合规经销商利润。苹果中国区渠道收紧由此而来。

影石回应大疆价格战:竞争推动市场扩容

11月4日,影石创新召开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董事长刘靖康就市场关注的“大疆价格战”问题作出回应,明确表示友商(大疆)发起的价格竞争为全景相机市场扩容创造了条件,通过竞争提升行业增量是共同目标。

据披露,大疆于7月底推出首款全景相机Osmo 360,定价较影石同类产品低800元;9月再推对标机型,叠加国补后价差达900元,低价策略引发行业震动。对此,刘靖康强调,尽管竞争激烈,影石三季度营收仍实现92.64%的同比高速增长,前三季度营收达66.11亿元,同比增幅67.18%。


业绩数据显示,营收高增背后是研发与市场投入的加码:三季度研发费用5.24 亿元,同比激增164.81%,主要用于芯片定制等战略项目。影石方面指出,净利润短期承压属主动战略调整,剔除相关投入后盈利实际改善。

市场“破圈”效应显著,瑞银监测数据显示,三季度影石与大疆官方App在中、美、日、德等核心市场的下载量与月活均同比高增,中国市场增长曲线近乎“垂直拉升”。影石同时强调,可更换镜头设计、全景云存储等软硬件差异化优势,仍是用户核心选择依据。

SK海力士宣布研发AI-DRAM和AI-NAND

11月3日,SK海力士在首尔“SK AI Summit 2025”峰会上正式公布“全线AI存储创造者”新愿景,宣布同步推进HBM、AI-DRAM与AI-NAND三大新型存储产品研发,以破解AI时代“存储墙”瓶颈。这一布局正值存储行业上行周期,AI算力需求驱动的供需失衡正引发行业结构性变革。

据披露,AI-DRAM细分三大技术方向:通过MRDIMM等方案实现低功耗优化、以CMM与PIM技术突破性能瓶颈、将HBM技术延伸至工业场景;AI-NAND则聚焦性能提升、带宽扩容与密度突破,计划2026年底推出重构控制器架构的高性能样品,并借助HBF技术补全HBM容量短板。同步推进的12层堆叠HBM4已实现2TB/s带宽,计划2025下半年完成量产准备。

合作生态成为技术落地关键。SK海力士与英伟达联合开发HBM并优化晶圆厂效率,双方共建的AI工厂将部署超5万颗GPU支撑研发;与台积电合作开发下一代HBM基片,采用先进N3工艺提升性能;同时联合闪迪推进HBF技术国际标准化。

当前行业背景为技术突破提供窗口期。国泰君安证券指出,存储行业已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HBM与DDR5紧缺将传导至全产业链。摩根士丹利更将其定义为“超级周期”,预计2027年全球存储市场规模将向3000亿美元迈进,而AI需求正是核心驱动力。CFM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DRAM价格指数已大涨47.7%,HBM价格四季度预计环比增长13%~18%,行业景气度为新品落地提供市场支撑。

前三季度我国机器人行业营收增29.5%

日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披露的行业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机器人产量实现快速增长,机器人行业营收同比增长29.5%。不仅如此,工业机器人产量达59.5万台,服务机器人产量达1350万套,均已超过2024年全年产量。

行业增长动力来自制造业升级与新兴产业需求。九方智投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3C电子等领域的自动化需求拉动明显,埃夫特、新时达等企业机器人出货量同比增幅均超20%。

对于未来趋势,东方证券指出,在特斯拉、Figure AI等国内外龙头推动下,人形机器人有望于2026年进入量产阶段,具备核心制造能力的零部件企业将持续受益。这一判断与国金证券、上海证券关于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的预测形成呼应。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